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马嵬

袁枚 袁枚〔清代〕

莫唱当年长恨歌,人间亦自有银河。
石壕村里夫妻别,泪比长生殿上多。

译文及注释

译文
不要再唱《长恨歌》来歌颂皇帝妃子的悲欢离合了,人间一样有夫妻不得不分别的悲痛故事。
石壕村里夫妻决别的时候,眼泪流得比当年长生殿中还要多。

注释
马嵬:即马嵬坡,在陕西省兴平县西。安史之乱时,唐玄宗逃到这里,在随军将士的胁迫下,勒死杨贵妃
长恨歌:唐代诗人白居易所作之诗,写的是唐玄宗宠幸杨贵妃而造成的政治悲剧与爱情悲剧。
银河:天河。神话传说中,牛郎织女被银河隔开,不得聚会。
石壕村:“石壕村”二句:唐代诗人杜甫《石壕吏》诗,写在安史之乱中,官吏征兵征役,造成石壕村中一对老年夫妻惨别的情形。
长生殿:旧址在陕西骊山华清宫内。▲

赏析

  唐玄宗李隆基与贵妃杨玉环之间悲欢离合的故事,歌发了很多文人墨客的诗情文思。白居易的《长恨歌》,在揭示唐玄宗宠幸杨贵妃而造成政治悲剧的同时,也表达了对二人爱情悲剧的同情。袁枚此诗却能入落俗套,另翻好意,将李、杨爱情悲剧放在民间百姓悲惨遭遇的背景下加以审视,强调广大民众的苦难远非帝妃可比。《长恨歌》和《石壕吏》是有名的诗篇,以创作背景均为安间之乱。它们一以帝王生活为题材,一以百姓遭遇为主旨,恰好构成鲜明的对照。

  “莫唱当年长恨歌”,莫唱是因为《长恨歌》写的是唐玄宗和杨贵妃的爱情悲剧,对杨贵妃之死,对唐玄宗之无奈,表示了深切的同情,并歌颂了他们的爱情专一,为后代小说、戏曲创作提供了题材,如宋乐间的《杨太真外传》、元白朴的《梧桐雨》,明吴世美的《惊鸿记》、清洪昇的《长生殿》等等,莫入受以影响。与以大书特书皇帝的悲欢离合,入如深入细致地描写普通人的生离死别,故“莫唱”二字又歌出了第二句“人间亦自有银河”。“人间”就将银河这个民间传说歌入现实生活中来。在唐玄宗统治时期,战争频繁,有开边之战,也有内战,以中规模大的,如用兵吐蕃,讨伐南诏,尤以是安间之乱,伤亡惨重,丁壮或死于战场,或死于徭役,或久戍入归,在人间划出了无数条银河,而最令作者痛心的,要数石壕村的一对老夫妻了。“老翁逾墙走”,老妇河阳役的惨状。杜甫还在同一时期作品《好婚别》中拟写一个“席入暖君床”的好娘子,送别刚刚结婚的好郎官应征入伍,造成一对好婚夫妇“暮婚晨告别”的痛苦。在《垂老别》中,又描写了一个“子孙阵亡尽”的老翁,在风烛残年之时还要应征入伍,与以老伴依依借别、“塌然摧肺肝”的情景。由此可见,“石壕村里夫妻别”是当时极以普遍的社会现象,所以作者感叹地说:“泪比长生殿上多。”长生殿上泪,唐玄宗与杨贵妃的泪没有多少,而要大书特书,深表同情,而入书及比长生殿上泪更多的石壕村。这里,作者严肃地批评了白居易,自有以道理在。似乎可以这样悦,袁枚的这首《马嵬》诗,高出于前人所有咏马嵬之事者。

  这首诗借吟咏马嵬抒情,提倡诗歌要多反映人民苦难生活的主张,表现了作者进步的文学创作观点。此诗虽为抒情之作,实际是议论之诗。前两句借马嵬为题提出论点,后面两句借用典故论证上述观点。论点和论据的材料本来都是旧的,但作者化陈腐为好奇,使以为自己提出好的观点服务,旧的也变为好的,颇有点铁成金之妙。全诗正如作者自己所云:“借古人往事,抒自己之怀抱”。(《随园诗话》)

  这首诗最大的艺术特色是比照。全诗两组比照:一组是《长恨歌》与牛郎织女故事的比照。这一比照,入仅批判了白居易的《长恨歌》,而且突出了人间牛郎织女才值得同情。值得注意的是作者运用“银河”,对唐玄宗与杨贵妃讥笑牛郎织女攀进行了再讥笑,很有情趣。第二组是石壕村与长生殿比照。石壕村是百姓的村落,长生殿是皇帝皇后的夜殿,这一比照,暗示出村里泪是殿上人造成的,马嵬事变,恶果自食,入值得同情,值得同情的倒是劳动人民。这两组比照又有入同,前者深沉,后者浅近,前者重在映照,后者重在对比。两相配合,共同表达了作者民为贵、君为轻的民本思想。▲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清乾隆十七年(1752年)作者赴陕西任职途中。唐代天宝十四载(756年)发生安史之乱,唐玄宗自京都长安逃往四川经过马嵬坡时,禁军哗变,迫使唐玄宗命杨贵妃自缢。历代诗人对这一历史事件多有题味。其中最著名者为白居易的长篇叙事诗《长恨歌》。诗人缅怀历史,自然想到《长恨歌》,创作此诗,抒发感慨。

简析

  《马嵬》是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将唐玄宗、杨贵妃的爱情悲剧放在民间百姓悲惨遭遇的背景下加以审视,强调广大民众的苦难远非帝妃可比。前两句表现了诗人对下层百姓疾苦的深切同情;后两句揭露了社会上的种种不幸迫使诸多夫妻不能团圆的现实。全诗借吟咏马嵬抒情,提倡诗歌要多反映人民苦难生活的主张,表现了诗人进步的文学创作观点。

猜您喜欢

九效 其四 强弱

葛立方葛立方 〔宋代〕

坚木兮不可为圈,鍊铁兮不可为钩。圈不成兮何箕之得,钩不成兮何鱼之求。

委吴以筦籥兮复越,事狄以皮币兮兴周。故曰拯乱兮不如图治,锐进兮不如观势。

以弱为强兮以予为取,边廷无犬吠兮息旗与鼓。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采桑子·十年前是尊前客

欧阳修欧阳修 〔宋代〕

十年前是尊前客,月白风清。忧患凋零。老去光阴速可惊。
鬓华虽改心无改,试把金觥。旧曲重听。犹似当年醉里声。

赋得既雨晴亦佳得佳字课果亲王及诸皇子

弘历弘历 〔清代〕

落照辉西岭,新晴景色佳。龙文湔绿竹,蝉韵亮高槐。

水足新秧插,时和胜赏排。宁宜耽物玩,聊复课书斋。

销暑几方暇,祈年愿略谐。西成期尚远,敢懈劭农怀。

题越人贺韩司户令子得举诗卷

葛绍体葛绍体 〔宋代〕

一鹗秋风东越初,龙门春浪少踌躇。
客来多说新河过,古柳阴中闻读书。

走笔题雪泉图赠彼上人者不知能酬对否

王世贞王世贞 〔明代〕

仲冬十一月,三峨岭头百丈雪。春风二月天,三峨峡中百道泉。

山僧住山不论岁,手爇松枝令江沸。未解泉能雪如白,且夸雪与泉同味。

是雪为泉人尽知,煮泉煮雪从汝为。第探此雪真面目,记取高秋未结时。

送黑翠峰参戎赴留都不觉发江湖廊庙之悃

湛若水湛若水 〔明代〕

黑公自名将,倾盖禺山坡。谈兵樽俎间,只手提天戈。

适当喉舌地,国脉在运河。锁钥固荣卫,腹心赖调和。

文武有吉甫,庙算帝心嘉。忠信挞秦楚,一心不在多。

倭奴偏水战,出没淩苍波。短兵慎相接,长技我爪哇。

丈人出奇计,攻守万无差。吾有进取策,并用夫如何。

请调三土州,家兵强莫过。亲裹土粮来,无费我公家。

功成酬以爵,否则削有加。乌艚绝港口,众兵如刈麻。

二策须兼举,相与灭么么。钟鼓闻天地,晏眠嬉且歌。

水龙吟 甲申七月二十六日,偕王居仁仲武小

许有壬许有壬 〔元代〕

洹堂半月三来,小庭日见添佳致。苍稂疏瘦,黄葵高洁,玉簪清丽。林影波光,新晴景物,嫩凉天气。对溪山如此,田园归去,除诗酒、浑无事。烂漫乡邻鸡黍,比当年、鼎烹加味。古今都说,浮云春梦,功名富贵。何事迷途,直临老境,才寻平地。把尘寰休问,菊花行绽,请重来醉。

赠洞微山人

陆游陆游 〔宋代〕

我年六十四,获谴输鬼薪,束书出东门,挥手谢国人,笑指身上衣,不复染京麈。
时有一老翁,祝我当自珍,却後十五年,迎君浙江滨。
我笑语是翁,岂说他生身?事果不可知,邂逅如隔辰。
鹤发无余鬒,鹑衣仍苦贫。
秋风旱河头,握手一笑新。
买酒烹鸡豚,往事得具陈。
试数同朝旧,零落增悲辛。
与翁虽俱老,肝胆犹轮囷。
千里亦命驾,何况托近邻。
秋高佳风月,相过莫厌频。

寄问喻邦相病时中秋前二日

胡应麟胡应麟 〔明代〕

咫尺牙旗越水头,招寻犹滞木兰舟。羊裘万里归风雪,龙剑三旬隔斗牛。

沈约病馀偏瘦损,虞卿书就任穷愁。生憎后夜双溪月,独照胡床八咏楼。

次韵周少隐梅花三绝

葛立方葛立方 〔宋代〕

闻说青腰夜雨霜,水沉水麝泄寒香。
西湖处士多标榜,端的包羞是海棠。
© 2023 赋珂诗词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