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琏〔明代〕
薛城城南秋草绿,飒飒悲风撼林木。荒凉古冢临道隅,踯躅哀歌起樵牧。
忆昔田文当国时,好贤下士思有为。西行几乎遭虎口,赖有狐裘献幸姬。
东归不复图忠义,一旦忘齐遽归魏。可怜身死骨未寒,诸子纷争覆宗祀。
当时门下客三千,锦衣珠履犹神仙。鸡鸣狗盗众誇诩,争似冯生魏子贤。
凄凉旧事逾千载,冢内珍藏竟何在。我来吊古谩登临,追悼英风发长慨。
陈琏
(1370—1454)明广东东莞人,字廷器,别号琴轩。洪武二十三年举人,入国子监。选为桂林教授。严条约,以身作则。永乐间历许州、扬州知府,升四川按察使,豪吏奸胥,悉加严惩。宣德初为南京国子祭酒。正统初任南京礼部侍郎。致仕。在乡逢黄萧养起义,建镇压制御之策。博通经史,以文学知名于时,文词典重,著作最多,词翰清雅。有《罗浮志》、《琴轩集》、《归田稿》等。
赋陈太史所築凌云亭四首
刘宰 〔宋代〕
夏阳亭临望,寄河阳侍御尧
元稹 〔唐代〕
和蔡伯世韵二首
冯时行 〔宋代〕
读秦始本纪
释智圆 〔宋代〕
愁倚阑·春犹浅
程垓 〔宋代〕
和黄临海咏雪
陈耆卿 〔宋代〕
白马关
杨旦 〔明代〕
怪石巉巉水乱流,柳匀新绿弄春柔。满陂芳草眠黄犊,风景居然似建州。
题顺宁壁
王遂 〔宋代〕
贺新郎
张之翰 〔元代〕
不受铅朱污。问娇黄、当初著甚,染成如许。便做采从真蜡国,特地朝匀暮注。
也无此、宫妆风度。长记方壶春半贮,只萧然、尽慰人情苦。
谁更望、暗香吐。
为渠细检梅花谱。以芳馨与梅相近,故梅名汝。底是石湖堪怪处,说道涪翁曾赋。
还忘却、东坡佳句。从被二仙题评了,到而今、傲然吟诗似。
吾试与,下斯语。
宿农家
戴复古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