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唐代〕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宣和甲辰岁开十日予欲束衣随淮水东下锦官常
释正觉 〔宋代〕
说之方忧韩公表大夫疾遽致仕乃蒙传视送陈州
晁说之 〔宋代〕
南乡子 卫弟行之寿
段成己 〔金朝〕
自富池江入兴国军港留三日归回舟捷甚摭实写
董嗣杲 〔宋代〕
次韵谢遁翁吴山长孔昭三首
方回 〔元代〕
第一山
颜师鲁 〔宋代〕
临江仙·堪笑一场颠倒梦
朱敦儒 〔宋代〕
吴樱桃
白居易 〔唐代〕
郢中三咏为曾中丞赋 其一 读书楼
欧大任 〔明代〕
秦中还使节,汉上卧文园。散帙便欹枕,看山足杜门。
书藏京岭近,剑倚石城尊。知有南熏奏,长歌圣主恩。
次前韵二首似前育王寺主僧如日
陈著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