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送狄宗亨

王昌龄 王昌龄〔唐代〕

秋在水清山暮蝉,洛阳树色鸣皋烟。
送君归去愁不尽,又惜空度凉风天。

译文及注释

译文
秋水清澈蝉鸣不歇,远望暮色苍茫洛阳树色依稀可辨。
送君离去后心中愁绪无穷尽,只能空度这凉风飒飒的秋天。

注释
暮:傍晚。
鸣皋:山名。狄宗亨要去的地方,在今河南省嵩县东北。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朋友的诗,全诗内容是诗人对朋友真挚情谊的表达,抒发的是惜别之情。

  “秋在”“暮”字可以看出送行的时间是秋天的傍晚。“水清”,说明天晴气爽,“暮蝉”,黄昏的时候还有蝉在鸣叫。“洛阳”是诗人与狄宗亨惜别的地方,也就是今河南省洛阳市;“鸣皋”,狄宗亨要去的地方,在河南省嵩县东北,陆浑山之东有“鸣皋山”,相传有白鹤鸣其上,故名。又称九皋山,山麓有鸣皋镇。本句中的“树色”和“烟”是写景,暮色苍茫中洛阳“树色”依稀可辨,这是实写;在洛阳是看不到鸣皋的“烟”的,但与朋友惜别时,向朋友要去的地方望去,烟雾朦胧,这是虚写。

  诗的后两句直抒情怀。“愁不尽”说明两人情谊非同一般和作者的依依不舍之情,后句侧重点是“空度”,他说,你走了我很惋惜无人与我做伴,只能白白度过这个凉风飒飒、气候宜人的秋天。这两句语意浅近,而诗人与狄宗亨的深厚情谊却表现得十分深刻,即所谓“意近而旨远”。

  这首诗语言通俗流畅,含意隽永深沉,虽然只有四句,但却以情取景,借景抒情,委婉含蓄,意余言外。因为一首“七绝”只有二十八个字,表现的思想感情又较复杂,这也就难怪诗人惜墨如金,用一字而表现丰富的内容,如第二句以“烟”字概括说明想象中的鸣皋景物,第三句以“愁”字表现诗人对狄宗亨的感情之深,皆是妙笔。▲

王昌龄

王昌龄

王昌龄 (698— 756),字少伯,河东晋阳(今山西太原)人,又一说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盛唐著名边塞诗人,后人誉为“七绝圣手”。早年贫贱,困于农耕,而立之年,始中进士。初任秘书省校书郎,又中博学宏辞,授汜水尉,因事贬岭南。与李白、高适、王维、王之涣、岑参等交厚。开元末返长安,改授江宁丞。被谤谪龙标尉。安史乱起,为刺史闾丘晓所杀。其诗以七绝见长,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边塞所作边塞诗最著,有“诗家夫子王江宁”之誉(亦有“诗家天子王江宁”的说法)。 

猜您喜欢

仙霞岭歌

陈淳陈淳 〔宋代〕

仙霞何事名仙霞,巅末得之神仙家。
此山南来绝高峻,上插云表参天涯。
群仙游宴绝顶上,不饮烟火汤与茶。
朝餐赤霞吸其英,暮餐黄霞咀其华。
日傲烟霞为洞府,不踏尘寰寸泥沙。
后躅跻攀不可得,危梯峻级频咨嗟。
高人欲解行者疲,掇作好语清而嘉。
故取仙霞起人慕,非以仙霞为世夸。
流传岁月浸久远,此意零落说又差。
谓酌流霞固浅陋,谓著霞衣亦浮葩。
我来登陟动幽趣,愧无洒落清襟怀。
聊寓数言代岭记,未可例视为南华。

次韵答方晦之

强至强至 〔宋代〕

昔时英杰未伸时,胯下淮阴尚俛眉。
之子古心能自信,众人谤口不须疑。
讨论直取遗经本,芟剔宁容异说枝。
圣世尊儒君富学,等闲危涕莫交洟。

一半儿 其一 题聊斋志异

易顺鼎易顺鼎 〔清代〕

凉镫颤雨梦回时。姑妄言之妄听之。纸上墨花浓欲飞。

境迷离。一半儿狐仙一半儿鬼。

颂证道歌·证道歌

释印肃释印肃 〔宋代〕

根境法中虚捏怪,见说是师便礼拜。
汝从甚处到其间,且作街坊兼化菜。

水龙吟·汉江流入苍烟

袁去华袁去华 〔宋代〕

汉江流入苍烟,戍楼吊古临无地。清霜初肃,鹰扬隼击,青霄凌厉。新雁声中,夕阳影里,千崖秋气。念东篱采菊,龙山落帽,风流在、尚堪继。引满松醪径醉。诵坡仙、临漳宵济。茱萸细看,明年谁健,空悲身世。儿辈何知,更休说似,登山临水。那纷纷毁誉,耳边风过,我何曾记。

九月十八日扈从车驾出居庸关外较猎

金幼孜金幼孜 〔明代〕

羽士如林亦壮哉,长风万里蹴飞埃。雕弓射雁云中落,锦臂鞲鹰马上来。

绝壁重重围网近,高峰猎猎竖旗开。从臣载笔长杨里,谫薄惭无献赋才。

逍遥咏 其十六

赵炅赵炅 〔宋代〕

志节还难得,刚柔说是非。秋霜明至道,春日丽光辉。

桂影芳红树,馨香入紫微。无穷天地理,语默自依依。

过陂子迳五十余里,乔木蔽天,遣闷七绝句

杨万里杨万里 〔宋代〕

晚风寂寂树阴阴,松不悲鸣竹不吟。
只有清泉逢白石,向人剌口说山林。

尉迟杯

万俟咏万俟咏 〔宋代〕

碎云薄。向碧玉枝缀万萼。如将汞粉匀开,疑使柏麝熏却。雪魄未应若。况天赋、标艳仍绰约。当暄风暖日佳处,戏蝶游蜂看著。重重绣帘珠箔。
障秾艳霏霏,异香漠漠。见说徐妃,当年嫁了,信任玉钿零落。无言自啼露萧索。夜深待、月上栏干角。广寒宫、要与姮娥,素妆一夜相学。

玄山观

刘克庄刘克庄 〔宋代〕

来瞻石像看唐碑,一径苍松映碧漪。
闻说宋公曾住此,寄声过客细吟诗。
© 2023 赋珂诗词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