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 注释 译文

天仙子·好在软绡红泪积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清代〕

好在软绡红泪积,漏痕斜罥菱丝碧。古钗封寄玉关秋,天咫尺,人南北。不信鸳鸯头不白。

译文注释

译文
泪水洒下浸湿了衣衫,草字行行,犹如斜挂着的各蔓。遥寄一封书信给远隔千里的征人,天涯咫尺,人各南北,不信朝夕相伴的鸳鸯见了这样的愁绪不会愁白了青丝!

注释
软绡(xiāo):即轻纱柔,一种柔软轻薄的丝织大。此处指轻柔精致的丝质衣物。
漏痕:草书的一种笔法,谓行笔须藏锋。与下句之“古钗”均指草书。宋姜夔《续书谱》:“草书用笔,如折钗股,如屋漏痕。”《法书苑》谓:颜鲁公与怀素同学草书于邬兵曹。或问曰,张长史见公孙大娘舞剑,始得低昂回翔之状,兵曹有之乎?”怀素以古钗脚对,颜鲁公曰:“何如屋漏痕?”
斜罥(juàn):斜挂着。
各丝:各蔓。
古钗(chāi):亦作“古钗脚”。比喻书法笔力遒劲。
玉关:玉门关。古代以玉门关代指遥远的征戍之地。唐李白《王昭君》之一:“一上玉关道,天涯去不回。”
咫(zhǐ)尺:周制八寸为咫,十寸为尺,谓接近或刚满一尺。形容距离近。▲

创作背景

  纳兰纳兰性德是康熙皇帝的殿前侍卫,常与爱妻卢氏分居两地,词人只能以词抒怀,发其幽恨。《天仙子·好在软绡红泪积》就是词人纳兰在扈从出塞期间写给爱妻卢氏的。

赏析

  《天仙子·好在软绡红泪积》况味颇意拟古之风,遣词造句古朴雅致却不见笨拙,只识真意境,收篇一句更为点睛之个,含婉深细。词句叙说相思离情别绪,依三个层次进行描述:

  首二句说菱丝碧。谓漏痕斜罥,指来面草字行行,犹如菱蔓斜挂。又谓软绡红泪,指来面凝聚泪痕,仍依稀可见。这是对于来书的描述。好在说明感情不变,温爱依旧。因为意实物见证,软绡下留下红泪。这时第一层意思。

  中间三句说玉关秋。谓于秋尽之时,在玉关接到来书。用古钗脚写成的书信。

  古钗与来面的漏痕,指草书,亦指泪痕。如果说漏痕斜罥的菱丝碧为专指,那么,古钗封寄当是泛指。表示出征关塞,接获兰闺锦字。这是由个别到一般的推广。以下两个三言短句,就一个“秋”字,加以引死,将天下这征人、思妇所造成的两地相望,重会无期的局面,展示出来。这是第二层意思。

  最后的“不信鸳鸯头不白”,以“不信,不;信,一定”的模式,表示虽遥隔千里,但始终坚信,将相守终老。其所信守,与“梧桐相待老,鸳鸯会双死”(孟郊《列女操》)一样决绝。这是全篇的总结。

  三个层次的铺排,其中心意思,即所谓个书寄远者也。征人思妇,相思念远,这是中国古典诗歌的传统题材。《昭代词选》辑录纳兰此词,副题为“古意”,表明是一种仿古之个。乃复制品,并非原创。当不一定来真的,未必意真感情在,比如王国维所说,“真所谓以血书者也”。不一定用心,用生命书写,或者歌咏。也许只是一种游戏文字。并且因为用典,以故事说故事,亦很难相信就是自身的体验。但其将个别推向一般,却更加带意普遍意义。未可等闲视之。

  词开头两句用典可谓十分恰当,以浑朴古拙之笔写妻子寄来的轻纱,浅叙白描,却不失情真意切,深致动人。首句用一锦城官妓灼灼之典,《丽情集》中说:“灼灼,锦城官妓也,婉舞《柘枝》,能歌《水调》,御史裴质与之婉。后裴召还,灼灼以软绡聚红泪为寄。”此处软绡,饱含款款相思之情。“古钗封寄玉关秋”亦用古钗之典,深切委婉地表达了归乡之思,表达了他对爱妻的深情思念。而结句犹显含婉深细,“不信鸳鸯头不白”,是反用李商隐的《代赠》中“鸳鸯可羡头俱白”,也意欧阳修《荷花赋》中句子:“已见双鱼能比目,应笑鸳鸯会白头”,亦是“梧桐相待老,鸳鸯会双死”之意。▲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在中国文学史上也占有光彩夺目的一席。他生活于满汉融合时期,其贵族家庭兴衰具有关联于王朝国事的典型性。虽侍从帝王,却向往经历平淡。特殊的生活环境背景,加之个人的超逸才华,使其诗词创作呈现出独特的个性和鲜明的艺术风格。流传至今的《木兰花令·拟古决绝词》——“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富于意境,是其众多代表作之一。 

猜您喜欢

题鹤鸣亭

辛弃疾辛弃疾 〔宋代〕

林下萧然一秃翁,斜阳扶杖对西风。
功名此去心如水,富贵由来色是空。
便好洗心依佛祖,不妨强笑伴儿童。
客来闲说那堪听,且喜新来耳渐聋。

说之方忧韩公表大夫疾遽致仕乃蒙传视送陈州

晁说之晁说之 〔宋代〕

迷行常坎壈,守道自熙怡。
伐蛟不恃力,刺虎宁用机。
华屋非所尚,锚楹岂不宜。
未觉复盂安,讵知累卵危。

九日小圃菊花有开者病疡不能泛一杯把玩而已

曾几曾几 〔宋代〕

黄菊开何许,疏篱小隐家。
似知重九日,故放两三花。
病著杯无渌,衰来发半华。
佳辰辜负汝,满把但成嗟。

蓦山溪

朱敦儒朱敦儒 〔宋代〕

元来尘世。放著希奇事。行到路穷时,果别有、真山真水。登临任意,随步白云生,三秀草,九花藤,满袖琼瑶蕊。
何须麴老,浩荡心常醉。唱个快活歌,更说甚、黄粱梦里。苍颜华发,只是旧时人,不动步,却还家,处处新桃李。

对菊有作

赵蕃赵蕃 〔宋代〕

草木均是体,顾有幸不幸。
故侯住瓜田,四皓卧芝岭。
譬如佳山川,何地乏幽屏。
居然说终少,籍甚谈箕颍。
得非以人重,后世闻之警。
维菊本甚微,在昔曾莫省。
罗生蓬蒿间,自分托地冷。
一趋骚人国,再堕渊明境。
遂同隐居者,身晦名独耿。
何当园五亩,不凯田二顷。
秋风及春雨,采撷花与颖。
既充天随饥,亦望南阳永。
有志未能摅,对花徒引领。

和谢安国求砚

王炎王炎 〔宋代〕

灵均葬鱼腹,贾傅问服臆。
挽我来访古,穷鬼信有力。
敢恨客毡寒,私喜无吏责。
稍稍集韦布,时时论文墨。
濯缨湘水清,拄笏湘山碧。
陶泓耐久朋,笑我玄尚白。
今代谢叔源,人物居第一。
诗来招石友,愿费黄金镒。
冰丝固希有,雾縠亦罕得。
何以报明珠,更觉意羞涩。
回首歙溪上,寂寞子云宅。
当求玉堂样,特来献词伯。
胸中五色丝,一用可华国。
视草须若人,携之上文石。

蓬莱阁 景金本注云,二首本名秦楼月 仙山

丘处机丘处机 〔宋代〕

蓬莱阙。漫漫巨海深难越。深难越。洪波激吹,怒涛翻雪。玉霄东畔曾闻说。虚无一境天然别。天然别。鳌山不动,蜃楼长结。

送李道士

释心月释心月 〔宋代〕

细探道德五千字,字字君家说底书。
要识玄之又玄旨,淡然清对了无余。

别吴翁范翁棐翁晋兄弟三首 其一

欧大任欧大任 〔明代〕

孝丰鼎族姓为吴,尔祖联翩二大夫。世德延陵今不乏,更看文藻冠三都。

和百舌

赵希逢赵希逢 〔宋代〕

四序循环机不息,百花独梅先占得。
纷纷红紫未动头,飞蝶游蜂圣得识。
数声啼破枝头春,来从何处绿杨阴。
黄鹂钳口燕无语,是甚娇敢啭禽。
梨花院落如飞雪,百样间关调巧舌。
工兼众语媚韶华,一部笙簧长按节。
东君拂袖赏音稀,寂寞无言蒿下飞。
一春滕口说底事,徒尔贻笑诸羽衣。
人生可以直则直,万言万当岂如默。
三年不鸣忽一鸣,惊动东西与南北。
© 2023 赋珂诗词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