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 注释 译文

锦津舟中对酒别刘善充

杨慎 杨慎〔明代〕

锦江烟水星桥渡,惜别愁攀江上树。
青青杨柳故乡遥,渺渺征人大荒去。
苏武匈奴十九年,谁传书札上林边。
北风胡马南枝鸟,肠断当筵蜀国弦。

译文及注释

译文
船儿停泊在,在烟波朦胧的锦江码头星桥旁边,朋友难舍我离去,惆怅地折柳相赠。
杨柳颜色仍绿,故乡却离我越来越遥远,前途茫茫的征人去往那荒凉之地了。
苏武被匈奴拘禁了十九年得以放还,又有谁从皇帝的身边为我带来赦免的诏书!
胡马越鸟尚且怀恋故士,自己此刻听着思乡之曲,又怎能不肠断心碎!

注释
锦津:指锦江发舟处,即望江楼附近,为刘善充对其送别处。
刘善充:作者友人,其事迹未详。
星桥:原成都西南西江上,又名“七星桥”。《华阳国志》:“(成都)西南两江有七桥。”杨雄《蜀记》:“星桥上应七星也,李冰所造。”
故乡遥:杨慎回云南贬所,故离故乡遥远。
征人:杨慎自指。大荒:指云南贬所。
苏武:西汉武帝时苏武出使匈奴不屈,被留十九年。十九年:此杨慎以苏武借指自己遭贬十九年。
“谁传”句:相传汉昭帝索求苏武不得,乃遗使者谓单于天子射雁上林中,得雁足帛书,言武等在泽,乃得放还。此处言“上林无书”,指自己还期渺茫,遭遇比苏武还坏。
“北风”句“:古诗有“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之句,此处借喻自己遭遇还不如鸟兽。
蜀国弦:属乐府相和旧曲名。此指思乡之曲。▲

赏析

  此诗前两句写叙别的地点,送行者的情谊;三四句写辞离故乡,远行边荒;五六句写感慨,借用苏武传札得归事,表达诗人对赦免的期待;最后两句以动物的恋故土设喻,道出诗人无法排解、无法抑制的恋乡情愁。全诗一气呵成,浑成自然,且情真意切,凄婉动人。

  “锦江烟水星桥渡,惜别愁攀江上树。”句道出刘善充为之置酒送行的地点和折柳赠别的情谊。“惜别”写内心感情,“愁攀”写外在动作。仔细传神,将诗人远行,朋友不忍分别又不得不分别的矛盾与苦涩,形象地勾勒了出来。杨慎久戍荒域,暂假归家又当长别。临行之际,内心的苦痛不言而喻。诗人不言自己的伤感,却写为之饯行的刘善充的情态,给人留下充分的想象余地。朋友相别,常常折柳赠送以祝平安:“上马不捉鞭,反折杨柳枝。跳座吹长笛,愁杀行客儿”(《折杨柳歌辞》),“伤见路旁杨柳青,一重折尽一重新,今年还折去年处,不送去年离别人”(施肩吾《折杨柳》)。此处虽亦是折柳送行,却不落俗套,读者既知所攀之树就是杨柳,又不与颔联的“青青杨柳”重复。

  “青青杨柳故乡遥,渺渺征人大荒去。”句写诗人行色之匆匆,戍地之荒凉遥远。“青青杨柳故乡遥,渺渺征人大荒去。”朋友赠送的,带着故土芬芳、朋友情谊的杨柳颜色尚青,故乡的影子就越来越遥远了。“青青杨柳”暗示离别的时间很短,“故乡遥”以见诗人行程之快,行色之匆忙。“大荒去”,言诗人所去的地方之偏远,环境之恶劣。上句从诗人切身的感受落笔写故乡之远去,内心的恋与悲苦;下句从朋友的眼光所及着手,写诗人离去之迅速,所去之地的荒凉,朋友的惆怅。进一步反衬诗人内心的苦痛。

  “苏武匈奴十九年,谁传书札上林边。”句用典自寓,抒发诗人渴求自由、渴求免的强烈愿望。汉武帝时,苏武出使匈奴,被扣押十九年。汉昭帝即位,使人求索不得,汉使谓单于曰“天子射猎上林中,得雁足帛书,言武等在某泽中,乃放还。”杨慎嘉靖三年谪成永昌,到此时正好十九年,尚无赦免的音讯,所以发出“谁传书札上林边”的呼救声,上林苑本是汉天子打猎的场所,此处借指明世宗。此意其呼救之声哀伤悲绝。。

  “北风胡马南枝鸟,肠断当筵蜀国弦。”句以动物的恋故土设喻,道出诗人无法排解、无法抑制的恋乡情愁。“北风胡马南枝鸟”,化衍“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古诗十九首》)之句。舟中对酒,愁绪更浓,无法排解,无法述说,只好将柔肠寸断的满腔情愫,倾泻到那思乡恋土的蜀国弦歌之中。诗人借弦歌以抒胸,倾吐自己眷恋故土不欲离去的情感,哀绝婉转,催人泪下。

  这首诗结构严谨,抒情写意真挚自然。诗歌由朋友的不忍别,想到马上会天涯相隔。再由戍地的荒凉,希望赦免还家。赦免无望更加依恋故土,最后是绝望悲歌声泪俱下。层层相转,感情一层浓于一层。▲

创作背景

  公元1541年(明世宗嘉靖二十年),杨慎受聘回成都纂修《蜀志》(即《四川通志》),事靖还滇,至东泸因病又回成都。公元1542年(嘉靖二十一年),杨慎病体康复,与内弟、妹夫同游青城山,去观看了新修的都江堰,后不久就取道江阳(今泸州)回滇,在他离蜀时,刘善充曾到锦江发舟处为他饯行,他在暂归故乡又当远行之时,心中无限依恋,写下了这首诗。

杨慎

杨慎

杨慎(1488年12月8日-1559年8月8日),字用修,初号月溪、升庵,又号逸史氏、博南山人等,四川新都(今成都市新都区)人,明代著名文学家,明代三才子之首,杨廷和之子。他参与编修了《武宗实录》,嘉靖三年(1524年)因卷入“大礼议”事件,触怒世宗,被杖责罢官,谪戍云南永昌卫。在滇南时,曾率家奴助平寻甸安铨、武定凤朝文叛乱,此后虽往返于四川、云南等地,仍终老于永昌卫。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在戍所逝世,享年七十二岁。明穆宗时追赠光禄寺少卿,明熹宗时追谥“文宪”。他的著作达四百余种,涉及经史方志、天文地理、金石书画、音乐戏剧、宗教语言、民俗民族等,被后人辑为《升庵集》。 

猜您喜欢

即席自和

魏了翁魏了翁 〔宋代〕

芗林逗月剪玻瓈,要索人閒饮与诗。
不饮清风嗤我俗,无诗明月怨人志。
少陵正念西营日,越石方驱北狄时。
满目忧端无处说,且将醉口谩期期。

过楚道人舍

方岳方岳 〔宋代〕

平生诗友刘宾客,醉墨曾传到雪庐。
煞说竹溪茅屋好,便能诗亦不如渠。

来日苦短黄子邕同赋 其一

刘炳刘炳 〔明代〕

来日苦短,去日苦长。人生如朝露,不如啸歌置酒临高堂。

春风不到九泉下,盛年一去难再芳,老行及之徒悲伤。

贾仓部必选说易

顾炎武顾炎武 〔明代〕

昔年清望动公车,此日耆英有几家。古注已闻传孟喜,遗文仍许授侯芭。

竹床排砚频添墨,石屋支铛旋煮茶。更说都城防寇事,至今流涕贾长沙。

琴意诗 其七 鹤舞洞天

张梁张梁 〔清代〕

高山峨峨,流水涓涓。长松之阴,有鹤蹁跹。立苍苔,啄白石,而饮清泉。

顾风日之和美,忽长鸣兮戛然。修翎矫雪,逸翩翔烟。

雌雄迭代,俯仰迁延。始凤跄兮焕烂,终龙跃兮蜿蜒。

往来络绎,交错回旋。节若应鼓,机如转圜。拂琪树兮晃朗,落玉花兮联翩。

若有人兮,幅巾道服,安坐调弦。想琴心兮,三叠致妙,舞乎胎仙。

上翰林眉山先生苏公

李廌李廌 〔宋代〕

佑圣生贤佐,天心在抚民。
昌期应治运,谷旦降元臣。
四序功成晚,三台耀拱辰。
严凝气刚劲,謇谔性忠纯。
凛凛风霜操,优优雨露仁。
高才映今古,妙学洞天人。
黼黻文华国,渊源德润身。
四朝师令望,百辟仰清尘。
射策明三道,观光耀九宾。
咸知帝赍说,复诵岳生申。
视草金銮殿,登庸凤诏春。
夔龙名不陨,鲁卫政相因。
交荫槐阴茂,联华棣萼亲。
庙堂熙帝载,衮绣并天伦。
政柄劳无惮,侯邦逸久均。
偃藩心固乐,调鼎味宜新。
上宰虚黄阁,除书下紫宸。
百神怀景福,万化入鸿钧。
阴德施黎庶,休功格昊旻。
自当侔带砺,讵止约松椿。
贱士睎高躅,趋风愧下陈。
愿言千万寿,献颂敢辞频。

送王季和文知施州二首

林表民林表民 〔宋代〕

宿幸依刘表,时蒙说项斯。
方为感知赋,遽作送行诗。
万里通吴蜀,千山隔梦思。
江头野梅发,应记共吟时。

月夜听泉声得句

胤禛胤禛 〔清代〕

逶迤洲渚薜萝幽,苑静偏宜秉独游。万树林梢看月上,三峰岩畔听泉流。

溅衣珠洒晴疑雨,戛玉湍鸣夏似秋。风激潺湲声不断,夜深恋赏未回舟。

寄印老并招壁公

吴则礼吴则礼 〔宋代〕

半生阿印奇,不作俗子见。
罢说北固禅,去吃长芦饭。
堂中壁道人,大是一好汉。
遣意有或来,谁云可招唤。

曲肱诗二十首

白玉蟾白玉蟾 〔宋代〕

说与清风明月知,扬州有鹤未能骑。
夜来五凤楼前看,天上白云空自飞。
© 2023 赋珂诗词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