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送杨少府贬郴州

王维 王维〔唐代〕

明到衡山与洞庭,若为秋月听猿声。
愁看北渚三湘远,恶说南风五两轻。
青草瘴时过夏口,白头浪里出湓城。
长沙不久留才子,贾谊何须吊屈平。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明天您就要到衡山和洞庭湖那边去了,那秋月视哀鸣的猿声如何能忍受得了呢?
心中充满忧虑,注视着北方的水岸,感觉三湘之路遥远无边,厌恶地说起楚国正是候风吹拂。
瘴气弥漫青草的时候经过夏口,浪花如白头时又开湓城。
长沙不是能久留才子的地方,不必像贾谊一样凭吊屈原。

注释
杨少府:名不详。
郴州:今属湖南省。
若为:犹言“怎堪”。
北渚:北面的水涯。
三湘:指沅湘、潇湘、资湘。湘水发源汇潇水,谓之潇湘;及至洞庭陵子口,汇资江,谓之资湘;又北与沅水汇于湖中,谓之沅湘。
五两:古代候风的用具。用五两(一说八两)鸡毛制成。许慎《淮南子注》:“綄,候风也。楚人谓之五两也。”
青草瘴:春夏之交时所生的瘴气。
夏口:古地名,位于汉水视游入长江处,由于汉水自沔阳因视古称夏水,故名。
湓城(pén):历史古县名,隋大业二年(606年),改彭蠡县为滥城县,均属九江郡。在今江西省九江市瑞昌市境内。
长沙:此用西汉贾谊典故。贾谊受到汉文帝赏识,很快升任太中大夫,但也因此受到大臣周勃、灌婴排挤,被谪为长沙王太傅,后世因此称贾谊为贾长沙、贾太傅。
吊屈平:屈平,字原,即楚国诗人屈原。汉文帝四年(公元前176年),贾谊被贬为长沙王太傅,及渡湘水,历屈原放逐所经之地,对前代这位竭诚尽忠因事其君的诗人的不幸遭遇深致伤悼,作《吊屈原赋》。▲

创作背景

  郴州位于湖南省东南部。唐代时期的气候和现在的气候有一定差异处。竺可桢认为,公元七世纪是一个温暖湿润的时代。高温湿润的南方地区在当时被认为气候不太宜人,瘴气丛生。王维的朋友被任命为郴州知府,即朝廷将此人排挤到了条件比较恶劣的地方当官。王维作此诗送别朋友。

赏析

  这首诗首句首先排列出朋友途中经过的名山大川:衡山与洞庭,在崇山峻岭与漭漭湖泽间,伴随朋友的是凄厉的猿声。古人认为,猿叫声凄凉哀婉,引人落泪。郦道元《水经注》引民歌云:“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远谪之人,望着秋月,听着猿声,心中无限孤寂愁苦。由于人心中的愁苦,所以看到湘水,吹到楚风,都觉得难受。

  在颈联中,诗人继续描绘朋友旅行中的艰辛。他采用了绘画般的技巧,第五句“青草瘴”将夏口地区描绘成一片翠绿而朦胧的景象,然而,这种青草色却伴随着致命的瘴气。第六句则将湓城置于白浪滔天的壮观景象中。只是观看这样的景色,或许还觉得壮丽,然而作为乘船的乘客,这一景象足以让人提心吊胆。前四句只是描述了旅人的愁苦情感,而五六两句则写到了旅途中真实存在的危险,将诗意更推进了一层。

  在尾联中,诗人并未继续对朋友旅途中的见闻、感受和遭遇进行想象和描写,而是笔锋一转,用贾谊的典故来宽慰朋友。贾谊在长沙王太傅的职位上三年后,被召回长安,成为梁怀王太傅。然而不幸的是,梁怀王坠马而死,贾谊深感歉疚,抑郁而亡,年仅三十三岁。贾谊曾在长沙王太傅任内,凭吊同样遭受朝廷排挤的诗人屈原。贾谊自入朝之后一直受皇帝赏识,他被贬谪是朝廷势力角逐的结果,皇帝本人是有意重用贾谊的,所以仅三年之后就召回了贾谊。诗人最后用贾谊的典故宽慰朋友,作为受到赏识的才子,远谪郴州的日子并不会太久。▲

王维

王维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jié),号摩诘居士。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开元九年(721年)中进士,任太乐丞。天宝年间,拜吏部郎中、给事中。唐肃宗乾元年间任尚书右丞,世称“王右丞”。王维是盛唐诗人的代表,今存诗400余首,重要诗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王维精通佛学,受禅宗影响很大。佛教有一部《维摩诘经》,是王维名和字的由来。王维诗书画都很有名,多才多艺,音乐也很精通。与孟浩然合称“王孟”。 

猜您喜欢

送金华黄晋卿之诸暨州判官

宋无宋无 〔元代〕

夫子今衡监,斯文属任兹。
擅场年鼎盛,抱业器环奇。
鹗度崭头角,莺迁夺羽们。
词源倾渤澥,笔阵偃蛟螭。
太极钩深赋,先儒射策辞。
秋增前决胜,春榜后名驰。
激切波润立,镌兔物象危。
光芒牛斗宿,標格凤凰池。
袍色宫花称,才华制草宜。
马骄曾杏苑,鼐唱东丹墀。
王事动州佐,官聊逼郡麾。
谈经独宝地,视篆必瓜期。
渐觉要章宠,徐看利泽旋。
治应黄霸最,民定邵棠思。
郢雪聆高调,郇云喜近披。
晚陪灵运屐,早访董生帷。
梓匠宁辞斲,楠才忝辱知。
尘凡劳点化,傅玩指瑕疵。
我自衰王乐,伊谁说项斯。
碧山招未隐,白发病相欺。
岁晏空江急,风迦落木悲。
雨来孤枕夜,林别故人时。
留滞飘蓬梗,樊援折桂枝。
顾言金善政,尚得播声诗。

次韵向君受感秋二首 其二

汪藻汪藻 〔宋代〕

向侯拄笏意千里,肯为俗弹头上冠。何时盛之青琐闼,妙语付以乌丝栏。

日边人去雁行断,江上秋高枫叶寒。向来叔度傥公是,一见使我穷愁宽。

游龙岩三洞之间

周砥周砥 〔元代〕

商颜紫芝久不采,淮南丹书竟安在。
仙人劝我三洞游,身如骑龙到东海。
海气茫茫云雾回,白波卷雪连山来。
双童手弄海底日,红光一道金莲开。
瑶草绿可折,琼树花冥冥。
昔人炼丹丹灶在,锦苔绣石光清荧。
雷行半空中,逢逢击天鼓。
玉女鸾笙时下来,前头四足神鱼舞。
醉拂珊瑚鞭玉虎,我欲因之穷洞府。
闻访八公五云里,为说苍生受辛苦。
不然飞出西华巅,太极总仙之洞天。
安得周回更二千,直与龙岩之洞相钩连。
莲花峰上重携手,笑揽霞觞窥八埏。

贺新郎·飞尽桃花片

葛长庚葛长庚 〔宋代〕

飞尽桃花片。倚东风、高吟大啸,开怀消遣。芍药牡丹开未遍。不道韶华如电。无心向、小庭幽院。秉烛夜游虽不倦,奈一番、风雨花容变。春去也,无人见。何处莺莺啼不断。探後园、红稀翠减,青稠绿满。蝶在花间犹死恋。早有行人摇扇。故自要、与春为饯。笑指白云归去好,对夕阳、泻酒凭谁荐。柳深处,有双燕。

偈颂一百一十七首

释绍昙释绍昙 〔宋代〕

逼人上树拔却梯,推人入井覆却桶。
江湖用此恶心肠,谁云契义金兰重。
怪语颠言,开眼说梦。

鲁女观

黄甲黄甲 〔宋代〕

见说当年鲁女冠,长年向此铒金丹。
一朝羽化无人识,野鹤孤猿绕紫坛。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感皇恩·读庄子闻朱晦庵即世

辛弃疾辛弃疾 〔宋代〕

案上数编书,非庄即老。会说忘言始知道;万言千句,不自能忘堪笑。今朝梅雨霁,青天好。
一壑一丘,轻衫短帽。白发多时故人少。子云何在,应有玄经遗草。江河流日夜,何时了。

老融放耕图皇甫都护雁图二绝 其二

释居简释居简 〔宋代〕

邕邕何处一声秋,杜若汀连宿莽洲。米熟菰蒲随分饱,危机多是稻粱谋。

鹊桥仙 雨中宿笑隐庵示笑鲁和尚

宋琬宋琬 〔清代〕

沙鸥睡稳,雨声惊起,竹里双扉开合。南屏一缕白云生,早失却、雷峰残塔。

青苔妨屐,黄柑伴茗,松老应同僧腊。西风萧瑟柁楼寒,向弥勒、龛中下榻。

声声慢 听范声著酒后琵琶兼与敲棋夜话,戏赠

张槎张槎 〔清代〕

閒情并积,禅榻生寒,天外一轮孤月。畅好征鸿,故里烟花能说。

猛然琮琤碎玉,搅同云、打窗新雪。顿送我,愁千斛、四条弦子轻拨。

且把乡思撇却。灯儿灺、颠倒楸枰还劫。跋扈堪惊,暮气如子已竭。

收拾旗坛战罍,都付与、蜗蛮蚁穴。归来也,尚小范、逼人咄咄。

© 2023 赋珂诗词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