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子振〔元代〕
冯子振
冯子振,元代散曲名家,1253-1348,字海粟,自号瀛洲洲客、怪怪道人,湖南攸县人。自幼勤奋好学。元大德二年(1298)登进士及第,时年47岁,人谓“大器晚成”。朝廷重其才学,先召为集贤院学士、待制,继任承事郎,连任保宁(今四川境内)、彰德(今河南安阳)节度使。晚年归乡著述。世称其“博洽经史,于书无所不记”,且文思敏捷。下笔不能自休。一生著述颇丰,传世有《居庸赋》、《十八公赋》、《华清古乐府》、《海粟诗集》等书文,以散曲最著。
颂古
释慧空 〔宋代〕
书吴说笔
苏轼 〔宋代〕
笔若适士大夫意,则工书人不能用;若便于工书者,则虽士大夫亦罕售矣。屠龙不如履豨,岂独笔哉!君谟[1]所谓“艺亦工而人益困”,非虚语也。吴政已亡,其子说颇得家法。
予赋雁湖诗蒙友社诸文继声不一辄复自和四首
李壁 〔宋代〕
寄题李尚书秀野堂一首
刘克庄 〔宋代〕
相和歌辞。相逢行
韦应物 〔唐代〕
又用前韵谢晏尚书以近著示及
范仲淹 〔宋代〕
又次宗易韵
鲁铎 〔明代〕
菩萨蛮·玉鳞熬出香凝软
高观国 〔宋代〕
偈颂一百零四首
释绍昙 〔宋代〕
次韵王司户梅花五绝下得用古人意及比妇人玉
王之望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