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双凤普福宫东楼赠吴道传时周境存隐君同席二首 其一

王逢 王逢〔元代〕

道人独坐览辉楼,海底青天入座流。燕子飞来又飞去,游丝挂在玉帘钩。

王逢

王逢

(1319—1388)元明间常州府江阴人,字原吉。元至正中,作《河清颂》,台臣荐之,称疾辞。避乱于淞之青龙江,再迁上海乌泥泾,筑草堂以居,自号最闲园丁。辞张士诚征辟,而为之划策,使降元以拒朱氏。明洪武十五年以文学录用,有司敦迫上道,坚卧不起。自称席帽山人。诗多怀古伤今,于张氏之亡,颇多感慨。有《梧溪诗集》七卷,记载元、明之际人才国事,多史家所未备。

猜您喜欢

僦居避隘般移之日雨乎适至厥时久燥

李梦阳李梦阳 〔明代〕

土市子东曹门西,衡门之下聊栖栖。古堂疏豁还高榻,故国行藏有杖藜。

巳多佳树琴书静,复值炎天雷雨低。幡幡麦秀真堪喜,阮籍途穷未足啼。

送沈寺丞知南昌县

司马光司马光 〔宋代〕

长江湛湛带枫林,古木寒云县寺深。
老吏不能容狡狯,细民无复有冤侵。
洪崖丹井闻犹在,徐孺衡门说可寻。
宁复淹留如宝剑,更令牛斗气沉沉。

瀛国公入西域为僧号木波讲师

汪元量汪元量 〔宋代〕

木老西天去,袈裟说梵文。
生前从此别,去后不相闻。
忍听北方雁,愁看西域云。
永怀心未已,梁月白纷纷。

和祝子寿作诗须索意韵

徐元杰徐元杰 〔宋代〕

翰墨绝畦径,言词中律度。笔落风雨惊,诗得江山助。

不食烟火语,说到精髓处。升堂必入室,由道谁不户。

达者无后先,成贤特指顾。要亦认意思,初不在章句。

伊欲登坛场,且阔著地步。其中有活法,此理若大路。

所差只毫釐,相去已冠屦。兰室味本同,莲社约此去。

把定心鸿鹄,直须盟鸥鹭。多才夙究明,一见已颖悟。

貂续不胜情,用得以布露。

浪淘沙 枕上杂闻秋声,谱成此解

陈嘉陈嘉 〔清代〕

铁马颤楼阴。风撼疏林。荒烟满地乱蛩吟。街鼓迢迢更漏转,月色将沉。

何处捣寒砧。捣碎秋心。天边孤雁递哀音。啼彻城乌鸡动野,好梦难成。

孤鸾 前段末句少一字

佚名佚名 〔宋代〕

虾须初揭。正社日停针,窗风鸣铁。懒自梳妆,乱挽鬟儿非滑。追想昨宵瞥见,有多少、动情谁说。枉在屏风背后,立歪罗袜。听玉人言去苦难泄。任树上黄莺叹离别。强欲排余恨,反寸肠悲裂。试使侍儿挽住,想未离、画桥东折。传道行踪已远,但垂杨烟结。

奉和府公新作盆山激水若泉见招十二韵

刘敞刘敞 〔宋代〕

谁谓山水秀,忽登君子堂。乃知仁智乐,不与冠盖妨。

浓霭万叠碧,悬流百寻长。列峰映落落,绕溜含苍苍。

气爽变衡霍,声幽激潇湘。意真景自远,趣逸累已忘。

鸣玉无时续,翠屏终日张。赏音得虚寂,寓兴成轩昂。

夙昔慕丘壑,迩来倦簪裳。欣符洗耳愿,遽有寻源狂。

纵目寄历览,挟琴写铿锵。但疑主人厌,应接殊未央。

贺生孙诗

王洋王洋 〔宋代〕

纷绿郁郁烟结扉,传道老何孙子归。
褓中不作婴儿泣,芝兰共见生庭闱。
于公决狱德莫比,今日何公亦如此。
堂中送此麒麟儿,不是如来须孔子。
长儿本自长沙得,骥子生孙定奇特。
未论玉骨秋水神,闻说已传汤饼色。

放船先寄普照老夷白

吴则礼吴则礼 〔宋代〕

楷楼澹沲冬日斜,半世三钟并五车。
处处变禅作居士,年年行脚见僧伽。
偶然摩腹船鸣鼓,聊复捐书雁聚沙。
先遣毛锥交说似,即今镜里有霜华。

灵叟小师悟垓侍者求语

释绍昙释绍昙 〔宋代〕

碧落一碑无赝本,非草非真非隶篆。
镜样渝江彻底清,字义炳然人少见。
灵叟珍藏岁月深,南来吴越人争寻。
瘞鹤铭辞匪同调,寒山诗句非知音。
纷纷问字谁亲切,勾不成勾丿不丿。
争得卢公赛子云,一肩担荷柴冲折。
临行密付阿谁边,妙处休云子不传。
索性扫除元字脚,义天云净月孤玄。
© 2023 赋珂诗词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